攀爬少易專注力不足 港媽深造韻律運動改善ADHD【有片】
發布時間: 2018/02/02 18:05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47
父母都會擔心孩子的集中力和書寫力,布隆貝格韻律運動亞太區總監陳欣蔚博士聲稱,透過瑞典布隆貝格韻律運動,可針對性調校日常小朋友不良習慣,包括坐姿、書寫及閱讀等問題。
孩子坐姿不佳,要常常轉換動作;或做功課時坐一陣,便要跪在椅上?陳欣蔚博士指,那是反映孩子1歲前原始反射整合不足,而韻律運動是讓孩子大腦得到適當的感官刺激。
瑞典布隆貝格韻律運動由瑞典精神科醫生Dr. Harald Blomberg原創,她謂因Dr. Harald Blomberg在40歲患小兒麻痺症,為改善走路時的平衡力,學習觀察嬰兒原始反射運動,得出嬰兒微細動作是為了連結腦部,其後便以此創立一套韻律運動。後來他透過教學,讓各地學生把運動帶到自己的居住地。
運動共分基本17式,並分成3級,各自針對坐姿、閱讀等問題;她希望多些本地學校可以認識,家長也可學習,協助到孩子恒常進行後,提升其學習及身心均衡發展。
運動訓練可使大腦細胞增生,開發出新的神經神胞分支,協助大腦不同部分緊密連接,從而改善孩子肌肉的協調能力、注意力、抑制衝動情緒的能力等等。
而運動起初要由家長協助,慢慢幼兒會自發進行,並開始認識自己情緒和明白自己的需要。
這天跟一對子女示範平時他們最喜愛的兩個招式「腳掌扇形擺動」和「縱向律動」,前者針對小腦語言區,後者則主力提升上臂肌力和矯正寒背。她解釋動作要訣是慢,保持次次幅度一樣。
當小朋友有了感覺後,他的腦部會感應到當天需要去自己做,慢慢腦部發展及整合得宜,學習便會開心及有信心。
第一級運動充滿趣味,去片睇睇。
腳掌扇形擺動
- 作法:邀請小朋友面向天花板平躺地上,雙腳微微打開,家長把手放在小腿中間作啟動,帶動大臂骨把雙腳一開一合。
- 貼士:期間要留意動作的流暢性和對稱性,建議每晚臨睡前由10下開始,用兩至三個星期循序漸進地加到30下。
縱向律動
- 作法:邀請小朋友反轉伏在地板上,把兩隻手掌和腳指分別貼住地板進行上下上下的縱向律動
- 貼士:這動作建議每次做30下。家長由小腳部分協助孩子作啟動動作,之後放開手讓小朋友自己做。
華人孩子太少攀爬
過去十年陳博士去過法美日多地考察,觀察到孩子成長除了有天生因素,文化都有影響。她舉例法國孩子面對的文字幾乎沒有圖像化,右腦刺激較少,導致他們有較高讀寫障礙比例;反觀華人孩子太少攀爬、走動的運動,常坐著學習,加上居所狹窄,故我們的子女容易專注力不足、心散。
爬得不夠的小朋友,會影響日後寫字。
當下兩、三歲人兒正在發展情緒時,卻已及早為小學應戰學好拼音和樂器,並非對應大腦發展。
SEN孩子可由運動獲益
她近年用韻律運動幫助SEN小朋友改善行為,她解釋SEN孩子其中原因是受小腦發炎,以及原始反射未整合等影響,殘留在腦部未整合的原始反射會令小朋友長大後出現不同學習障礙、情緒障礙及自閉症的傾向。而小腦發炎問題也可能源自日常飲食,故兩者都要配合方可改善。
多動症並不是太嚴重的孩子,她謂若透過韻律運動和適當飲食,一般在3至6星期內會見到孩子進步,例如可以坐定定、聽別人意見、減少反叛及攻擊性。
撰文 : 胡麗珊 TOPick記者